紛紛擾擾的體罰問題,一再的於電視中報導著,
每個家中有孩子就學的家庭的父母,
都會擔心自己的家中寶貝是不是那個受害者。
有一次孩子拿了一份問卷調查表讓家長填寫: 【是否同意在校體罰同意書】。
我嘆息!教育 ; 是讓我們做家長的選擇 YES or NO…。
而 沒有原因的 支持 或 拒絕,
又是為了什麼?...要我們家長為了體罰教育而背書?
填寫時, 心情是沉痛的...,
台灣的教育, 是要給家長及孩子什麼樣的未來?
但我還是在單子寫著 ...YES !
PS. 如果孩子真的犯錯,不打受傷及重要部位,包括心靈傷害。
但 請老師讓家長事先知道, 孩子犯了什麼錯?
我想,老師看了一定覺的這家長很機車。
但教育不是就是幫助孩子成長?
考試考不好打的有用嗎?
天生比較笨,打了能變聰明嗎?
行為錯誤,不去導正思想打了不就是另一種以暴制暴的方法嗎?….
對於體罰我的觀點是:
【傷害達到的教育,不是教育,更不會是所謂的愛的出發點】。
那些體罰的老師常用自己的情緒及觀點教育孩子,
其實大多數是一種情緒的發洩轉移,
而不是一種真實的為孩子好的教育,
而你事後聽到那些所謂的為人師表的體罰解釋及原因中,
發現一個共通點,大人的情緒控管失衡、
及所謂的我認為是【為你好,才體罰你,想糾正你的錯誤】
的辯解論調,都是一種變態的教育,
試想...如果是受傷害的是自己孩子或是自己...,
將心比心,
你會希望, 大人有更好的方法及心思和耐心去導正他們犯的錯,
用智慧及啟發性的導正比起體罰更另人信服及有影響力。
其實體罰不是一種教育,而是老師情緒的發洩轉移。
真正的教育是, 孩子的錯誤中有更良好的進步學習,
真正的教育是, 讓孩子在愛裡學會怎樣尊重別人及自己 還有 社會的每個人。
教鞭前 有沒有聽聽孩子錯誤的想法出發點?
教鞭下 有沒有讓孩子發現自己行為是錯的?
教鞭後 孩子的改善方法及做法, 是不是已達成改善的目的。
為人師表你們職責, 應該為教育及專業和良知做最好的示範,
也該為培育下一新世代優秀的孩子們更盡一份心思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