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參加了2個女兒的親師會談數次了,每次都不缺席,因為可以觀察老師的教育思想及教學方向。


 


這天也不例外,中午特地的放下手邊的工作,準時的到她平時上課的地方,沒遲到,但有許多家長都提早到了,也 和 老師聊開了。


其實家長們最想知道的不外乎是孩子的學習能力及成績表現還有升學方向。 這次是我參加孩子的會談以來感受最不好的一次會談了。


話說來


教室內座位排成2排,依最前方中間位置是老師,每個家長都可以與老師方便會談,但有一位家長從一開始即不停的談論她小孩的問題,從教學方式到學校功課、在校成績及表現、還有老師的教學方式、升學問題、安親與在家時的學習互動方式,一直到會談結束,別的家長幾乎也沒有什麼時間可以接上幾句話,於是老師對著其他的家長說:「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寫聯絡簿或者打電話與他連繫」。唉!


 其實 我覺得孩子不該拿來比較,孩子也不該拿來實現自己未完成的夢想。


有很多孩子承受了父母的過度期待,學校的課業及同學的比較,還有安親的或補習班的壓力,和我們那時代的小孩比較,她們真的很辛苦也很壓抑。


 


臨走時有一位媽媽跟我聊她的兒子很皮、功課也很差,拿了剛才老師給的數學小考成績給的看,嘆氣的說,你看:「成績只考了44,也上安親呀!就是學不會」。我認為 孩子不是不會,成績數字只是反應孩子學習上出現了錯誤的思考方式,那麼我們做家長的就不應該看數字然後把所有問題歸於老師教育及孩子的學習能力上,而是要家長抽一點時間出來,把考題跟孩子的作答仔細的研究一次,你就有方向去引導他錯誤的地方,這樣可以使孩子更有進步空間也更喜跟家人的互動,更可以使他愛上學習的成就感。


其實做媽媽的我,不是一個教育者,也跟別人的媽媽有著一樣期待,我的經驗也是從把工作帶回家裡,然後老大 亦婷 欣儒不上安親了以後,一路摸索得才到的經驗心得。孩子功課真的要是基礎打好了然後興趣培養出來,就會看到一個會笑的孩子臉,這才是比較重要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